在服务大局上彰显强有力政法担当-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2024年平安安徽法治安徽建设阔步前行——

在服务大局上彰显强有力政法担当

2025-02-12  来源:安徽日报

舒城县公安局万佛湖度假区派出所警务人员驾驶公安快艇在湖面上巡逻守护。王可海 摄

岁回律转,华章日新。2024年,我省政法机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依法严打突出违法犯罪,扎实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持续巩固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统筹推进政法改革任务,全面从严管党治警,以强有力担当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政法作为。

固本培元

淬炼政法铁军

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法铁军,是推动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础。

2024年6月,全省政法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聚焦“关键课题”,省直政法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与全省政法领导干部一同开展研讨学习,进一步深化了对政法领域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问题的认识。

政治要过硬,本领也要强。

2024年11月,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全省政法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培训班举办。全省政法宣传战线领导干部聚焦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新媒体建设、舆论引导、新闻业务能力提升等进行集中学习。

围绕“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宿州市举办全市法官检察官警官同堂业务培训班,进一步增强广大政法干警服务经济发展的意识。

……

政法机关是党和人民的刀把子,从严治警是政法队伍建设的永恒主题。

省委政法委制定并印发《省委政法委机关党纪学习教育工作方案》,通过中心组示范学、读书班专题学、专家讲座辅导学、支部集体讨论学、书记党课开讲学、个人自主深入学、典型案例示警学等方式,层层深入,保证每一名党员不掉队、不缺课、不漏学。

“我方认为,他律能更好地促进廉洁……”“我方认为,再好的法律,如果没有人遵守,就将是一纸空文……”蚌埠市人民检察院举行以“廉洁”为主题的青年辩论赛,“廉洁”真理越辩越明。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全省政法干警不断锤炼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与提升政法队伍实际能力有机结合,产生培根铸魂“化学反应”。

创安创稳

守护万家灯火

2024年,全省政法机关主动识变求变应变,推动主动创稳全面开局成势,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工作,“安徽之治”成色更足。

省扫黑办会同各地各成员单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出台《全省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成效提升年行动方案》,强化重点线索核查,加强提级办理、异地核查、复核评查等措施运用,办结全国扫黑办下发群众举报线索132条,打掉黑恶犯罪团伙142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690人,破获刑事案件4071起,“查冻扣”涉案财产8.75亿元。

新时代,“平安”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发展。全省政法机关紧紧围绕污染防治攻坚战、保障食品安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等重大部署,打出实招硬招。

滁州市委政法委、市妇联制定并印发《滁州市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十条刚性措施》,重点关注高额彩礼、遗产继承、家庭暴力等情况,做好婚姻家庭纠纷状况分析研判,努力防患于未然。

合肥市公安局制定专门工作方案,高规格搭建指挥体系,持续优化交通管理措施,强化综合服务保障,探索无人交管实战应用,全力守护世界制造业大会的圆满举行。

黄山风景区公安局黄山南大门派出所民警辅警每日都会前往辖区宾馆酒店开展入户宣传,或在网上警民议事群发布安全提示,告知宾馆经营者提醒旅客注意安全,并于每日8时联合处突队在入园口采取定人定岗的方式,护送游客安全进景区。

护一方平安,保一方稳定。我省政法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严密治安防控、严打突出犯罪、严管公共安全,在构建新安全格局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持续巩固全省平安稳定良好态势,续写平安安徽新时代答卷。

改革赋能

护航高质量发展

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省政法机关找准司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结合点、着力点,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保护高质量发展活力。

省委政法委发布《关于全省政法机关协同化机制化常态化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深做实知识产权政法保护15项重点举措 服务保障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依法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

全省法院系统着力畅通涉企诉讼绿色通道,设立“一窗通办”窗口,为企业提供立案、交费、调解、信访等一站式诉讼服务。

全省检察机关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知识产权检察保护力度,成立3个知识产权办案中心、43个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或办案组,办理知识产权综合履职案件133件,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1234人。

全省公安经侦部门组织开展“安商护企轻骑兵”走进企业系列宣讲活动,为企业提供防范经济犯罪知识、法律咨询等服务。共开展安商护企入企宣传走访活动286场次,收集企业意见建议857条,帮助解决企业诉求565条。

省司法厅开展“人民调解为人民 助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专项活动,全省人民调解组织和广大人民调解员调解涉企矛盾纠纷2.89万余件,调解成功2.75万余件,有效及时化解了企业各类矛盾纠纷,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铜陵公安机关聚焦企业、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打造便民利企服务亮点,在全省率先建成市、县(区)、派出所三级公安综合窗口,推出“一照通用”系统、无证明办事服务系统、流动政务便民车等一系列便民创新举措。

一山又一山,山山相连;一程又一程,程程跋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更高,阻力更大,我省政法机关快马加鞭不下鞍,保持战略定力,深刻把握法治领域改革的方向、立场、原则,推动全面深化法治领域改革行稳致远。

多元解纷

提升治理成效

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

桐城市人民法院创新推出“六尺巷调解法”,以听、辩、劝、借、让、和“六步”调解群众矛盾。桐城市人民检察院创新推出“六尺巷检察听证法”,努力将“法理”讲清、“事理”讲明、“情理”讲透,让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检察环节。

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寓“荷”为“和”,创新推出“陶辛夜话”平台,共商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促和谐的举措。

滁州市以特色调解品牌为牵引,架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连心谯”,厚植文化底蕴许下“儒林所愿”,打造“爱不释手”调解品牌弥合婚姻裂痕,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矩阵。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社会治理难题的写照。我省秉承“实战导向、实体运行、实效为先”理念,扎实推进各级综治中心建设,巧用一根“针”,串起千条“线”。

合肥市依托综治中心,统筹市直39个部门、18个工作专班,构建“1+6+7+n”专班工作体系,打造治安防控、风险防范“一线指挥所”。

黄山市平安指数测评系统汇聚全市社情、警情、案情、舆情等数据,动态监测各乡镇(街道)以及10个重点行业的社会治安状况。

蚌埠市整合60家部门信息资源4800余类、视频监控资源16万余路,预警重点人群信息上万次,助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隐患。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省政法机关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为安徽高质量发展贡献政法力量。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刘超)

责任编辑:孙天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