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为赚快钱,明知他人实施电信诈骗,仍提供实名电话卡并搭建通话中转设备,协助诈骗团伙冒充客服骗取22万元。4月17日,记者从包河区人民检察院获悉,该院以诈骗罪对该男子提起公诉,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并处罚金,追缴违法所得。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去年,因为生活费用拮据,小波(化名)想要兼职,他在微信兼职群里看见有人打广告,声称只需提供一张实名认证的电话卡即可获得500元报酬。添加ag凯发k8国际的联系方式后,小波询问对方电话卡的具体用途,对方回答用于客服打电话使用,并根据通话时长给予一定报酬,小波十分心动。
操作方式也很简单,由小波准备两部手机,先使用其中一部与对方的社交软件保持语音通畅,再用另一部手机登录某app,对方使用电脑远程操控拨打手机号码,最后将两部手机放在一起,实现手机间的语音对话,他什么都不用做保持安静就好了。
通过通话内容,小波心知肚明这是诈骗分子,因为他们往往有固定的话术,例如冒充航空公司客服声称飞机延误需要改签或者退赔,再提供网址要求对方重置;或冒充保险客服,对客户介绍百万医疗保险,推销给对方要求转款等等。但是小波觉得自己并没有直接诈骗电话另一边的人,而且自己缺钱,这种方式赚钱又快又简单,因此他并没有制止或者举报,仍旧抱有侥幸心理,直至案发。
包河区人民检察院认为,小波与他人共谋,使用自己的个人身份信息办理多张手机卡,多次搭建语音中转设备,以电信网络为媒介,诈骗被害人财物共计22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并依法提起公诉。
4月17日,记者了解到,包河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被告人小波犯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追缴被告人犯罪所得,返还相应被害人,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手机等,予以没收。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 邵晓杰 通讯员 宋淑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