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振雷 王娅飞 通讯员 彭慧
“你好,淮北110,请讲!”3月7日,安徽省淮北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室里,此起彼伏的应答声与飞速的键盘敲击声交织成守护平安的乐章。电话那头市民的求助与期盼牵动着接警员们的心,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的动态画面,指引着接警员们的目光……她们坚守在110报警服务台,用青春和热血守护一方平安。
应急响应更高效
25名女警,24小时,365个日日夜夜……这支平均年龄34岁的队伍,年均接警量达68万余件,处置有效警情30余万起,救助群众2.7万余名,提供咨询服务20万余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数百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淮北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室女警夜以继日的坚守和默默付出。
“接警8年,我处理警情15万次,虽然日常工作辛苦,生活节奏不规律,节假日也不能陪伴家人,但可以帮助那么多人,我无怨无悔。”接警员刘林林说。在接警过程中,女警们细心、耐心、暖心,遇到轻生的求助人,她们像亲人一样悉心开导、暖心安抚;面对群众的抱怨和误解,她们耐心倾听、细致解释。
2024年2月3日凌晨1时,在盐洛高速公路上,驾驶员李师傅突发急症,拨打110请求帮助。接警员葛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步调度高速交警和120急救中心。当时正值雨雪天气,高速公路严重拥堵。葛丽一边通过电话引导李师傅将车移至就近匝道,一边协调交警和急救人员前往救援。经过近一个小时紧张救援,李师傅成功获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这么快救助我,可能我就再也见不到家人了!”事后,李师傅专门送去锦旗表达感激之情。
接警处置加速度
“电话线就是生命线。”这句话深深烙印在每一名接警员心里,而接警处警的速度就是这条生命线的灵魂。为了将接警处置速度从“分钟级”推进到“秒级”,接警员王一名放弃休息时间,在训练室内一坐就是12小时。“每快0.1秒,群众的安全就多一层保障。”王一名说。
为进一步提升警情快速反应、应急处置、协同配合能力,淮北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调度大厅指挥长周立云前往基层单位送教上门50余次,着力解决基层接处警工作中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期间,周立云以问题为导向,以模拟警情为样本,对处置问题现场指正,详细解析《淮北市公安机关“一张图”指挥调度平台实战应用方案》,现场“手把手”就执法记录仪规范使用进行教学。“这样操作不但能提高我们的出警速度,也能避免处警中出现瑕疵。”渠沟派出所民警李连营说。
2024年3月19日5时许,接警员张瑞接到群众报警,称其在聊天软件上与网友聊天时,对方展示了刀、枪等危险管制器械。张瑞立刻报告值班领导,并启动“情指行”一体化实战机制,同步对接属地派出所开展研判和调度。经过连续奋战抓获涉枪嫌疑人,查获疑似气枪3支、改装发令枪1支、管制刀具3把、发令枪弹药87枚、铅弹35枚。
指挥调度可视化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淮北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室积极践行科技兴警战略,依托淮北市公安机关“一张图”指挥调度平台,将科技设备有机整合,进一步完善扁平化、点对点指挥机制,实现可视化指挥调度,推进指挥调度实战化。
2024年12月10日16时,接警员杜秀侠接到一名男子求助,称其前女友张某欲在家中服药轻生,但是不知道张某具体位置。杜秀侠经过十几分钟不间断努力,拨通了张某电话,而此时的张某服药后腹痛难忍,正乘坐出租车前往医院就医。
为了争取抢救时间,杜秀侠立即联系出租车驾驶员确认车辆位置,运用“一张图”指挥调度平台可视化调度沿线交警,开通“绿色通道”,快速将张某送医救治。事后,杜秀侠还调度辖区派出所持续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防止因家庭纠纷再发生此类事件。
淮北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室以现发警情处置和警情源头排查为抓手,对常见性、多发性矛盾纠纷类警情进行细致分析研判,找准诱发重复报警的症结,通过清单的形式全部推送至县区分局,督促基层做好排查化解工作。针对家庭婚姻情感纠纷类警情易导致“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的特点,进行重点梳理分析、流转推送、跟踪督办、及时清零,同时将此类警情纳入市局每周通报,推动问题及时处置。
★荣誉墙★
淮北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室
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安徽省基层维权先进集体、安徽省巾帼文明岗、安徽省“工人先锋号”等。